制图 李开红
一份来自市民政局的报告,透露出我市未来严峻的养老形势。昨日,成都商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,成都市人民政府日前原则同意《成都市中心城区养老设施(机构)布局规划(2015~2020)》(简称《养老机构规划》)和《成都市中心城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》,根据两份规划透露的信息:按照户籍老人测算,至2020年,我市规划范围内老年人口将达到96万人。
为了应对紧迫的情况,实现老有所养,我市将大力加快养老服务的发展,建立一个由个人、家庭、社会和政府共同组成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,以“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补充”的中心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,中心城区共规划养老机构84处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91处。
“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跟养老设施(机构)有区别,两者存在规模大小、功能等方面的不同。”市民政局福利处相关负责人解释,养老设施一般为大型养老机构,包括敬老院、养老院和福利院等,一般是有床位、成规模的全托模式;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则不一定是有全托床位的点位,它包括日间照料、社区服务中心等。
养老服务设施 现状设施难获老人认可
根据成都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出具的《成都市7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状况和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》,共调查4054名70岁以上老年人,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目前已是大多数老年人的首选。
根据市民政局的调查,我市现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点位分布零星,截至2014年底,成都市市域范围内共计有886处现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,包含672处已建及在建设施,214处待建设施。
就社区养老设施的单处规模而言,200平方米以下的社区养老设施占据城乡养老设施一半以上,现状设施规模和标准普遍存在小而低的问题,影响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,难以获得老人的认可。
《成都市中心城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》显示,中心城区(五城区+高新区)本次共规划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91处,控规中现状规划100处,本次规划新增191处,单处建筑面积1000~3000㎡。
鼓励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医院叠建或邻近设置,若新增设施500米范围内无医疗设施,则需在该地块上叠建1处200平方米的卫生站。同时鼓励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邻近幼儿园设置。
养老机构规划 规划要求可“适度超前”
市民政局介绍,至2020年,养老服务设施力争覆盖所有城市社区,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45张以上。
按照户籍老人测算,至2020年,规划范围内老年人口96万人,需建成不少于1.55万张机构养老设施床位。据此预测,至2020年老龄人口最多的是金牛区,达到21.4万人(床位目标指标9650张)。其后依次为成华区19.4万人(8730张)、锦江区18.3万人(8250张)、青羊区17.2万人(7720张)、武侯区14.4万人(6500张)、高新区5.2万人(2350张)。
“规划采取了‘适度超前’的原则。”市民政局介绍,根据布局规划,此次中心城区共规划养老机构84处,共提供床位数4.67万张,用地面积81.4公顷。其中现状机构保留5处、原规划未建71处、改扩建1处、新增7处(提供床位数1.55万张)。
规划原则是鼓励“医养结合”,老年护理床位占机构养老设施的床位总量规划到2017年不低于30%,至2020年不低于50%。
一份老龄化调查未来5~10年老龄化将持续加剧
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,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养老服务水平,了解我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不同需求,市民政局此前进行《成都市老年人养老需求调查》。结果显示,养老服务需求总量日益增大,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,社会对养老设施需求总量日益增大。
调查报告分析,成都市未来5~10年老龄化将持续加剧。根据预测,到2020年,全市60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将分别为25.06%和16.28%,“成都正以加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,老龄化日趋严重,养老形势十分紧迫。”
调查显示,我市空巢化、高龄化并行,失能失智老人增多。抽样调查中,空巢老人家庭占到城乡老年家庭总数的近60%。
据调查,成都市中心城区2014年选择居家养老人数大约占老年人口的98%。机构养老人口的比例大约为2%。至2014年底,全市机构养老设施共257处,共提供床位数7万张,其中包含筹建机构养老设施28处,床位数2万张。根据市民政局提供数据,我市五城区加高新区规划范围内,共有现状机构养老设施32处,共提供床位数6000张。
报告认为,按照我市要求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5张以上,我市养老床位缺口约10万张,缺口很大,建设任务繁重。
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